藍牙技術最初由電信巨頭愛立信公司于1994年創制,到現在已經發蔚縣到第四代了,即將發展到第五代,發展之快,令人驚嘆,隨著物聯網的發展,和可穿戴產品的興起,未來的藍牙技術會直向可方?
由于物聯網設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,讓設備之間的連接需求有很大差異。未來藍牙技術將走向何方?本文將在這三個方面介紹。
第一,更長的通信距離。
我們都知道,通常藍牙的通信距離大概就是10米左右。但是從技術角度講,實際可以達到百米以上,而大部分應用要求能達到30-50米的距離。未來關于藍牙通信距離將不會有太大的局限,而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去實現。目前昇潤科技加PA模塊(HY-40R204CPA)可以做到有效傳輸距離達300米。
第二,更快的速度。
藍牙4.2提供了比之前250%的更快速度,以及更加可靠的10倍以上的數據包容量。而藍牙5從1MB/s到2MB/s的速度提升將為設備帶來更高的響應能力與性能。未來可為關鍵性應用如醫療設備實現更快速地數據傳輸,以提高反應速度并降低時間延遲。不過更長的距離和帶寬會增加功耗,而藍牙技術會保持一種均衡,低功耗未來任然是藍牙的一個優勢。
第三,藍牙的Mesh技術。
普遍認為,藍牙都是點對點的連接,但有了藍牙Mesh之后,可以實現動態連接,把自己所需要的設備終端聯系在一起。比如,Mesh技術能讓藍牙網絡的覆蓋范圍遍及整棟建筑,使得范圍內的藍牙設備彼此互聯,開啟智能家居和工業自動化的更多應用可能。
不僅僅是數據傳輸,藍牙技術也有很多的應用場景,如:Beacon應用方案。
藍牙Beacon應用改變了人們對連接和信息發布的認識。它可以應用于工業、農業等領域。例如, Beacon傳感器放到土壤之中它可以知道土壤的溫濕度和酸堿值,用智能手機或平板就可以直接了解這些信息。
物聯網的發展,令智能生活,智能城市在為可能, 藍牙技術的未來發展,可能會更加偏向于在智能產品上的應用為主,當然,藍牙技術的應用廣泛,在藍牙技術越來越得到重視的未來,它的發展也許更加多樣化,我們可以會在不久的將來,看到更多運用藍牙技術的業品。